
1990年8月2日,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一个小国科威特国遭到入侵,入侵者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派来的20万铁骑。
几个小时之后,科威特沦陷的消息传遍国际,举世震惊,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,以美国为首的39个国家签署了“沙漠盾牌”行动计划,以阻止伊拉克的疯狂行为。
随后国际联军以惊人的速度集结了50万大军,向海湾进发。同一时间,在联合国的劝说下,中国派出了外交部长钱其琛前往伊拉克劝说萨达姆,希望能够和平解决。
战争前因
时至今日,人们提起海湾战争,提起萨达姆,依旧觉得他当初侵占科威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。但为之买单的,却是千千万万个无辜的伊拉克人们。
事情的导火索,其实还是两伊战争,两伊战争持续8年,伊拉克从一个富裕国家,愣是在战争中掏空了家底,无奈变成了负债国。
战争结束后,萨达姆曾在阿拉伯国家的首脑会议上哭穷,想要获取同情,以此来减免伊拉克的债务。
但很显然,这个请求遭到了周边国家的一致反对,不光如此,伊拉克还面临石油价格猛降的危局。
中东国家石油丰富,出口全球可以换来非常丰厚的利润,这也是两伊战争持续了8年的原因所在。
但在伊拉克债台高筑,急需卖石油还钱时,其他国家偏偏疯狂开采石油,使得石油价格一路猛跌。
于是为了解燃眉之急,萨达姆决定硬抢,而这个注定要被抢的倒霉国家,就是科威特。
实际上,萨达姆的目标不仅仅是科威特,还有隔壁的沙特,当然,沙特也只是吞并科威特之后的下一个目标。
科威特只是个小国,和伊拉克抢石油也是有限的,但沙特却坐拥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石油储存量可想而知。
8月,萨达姆派出2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,但攻打科威特只用了几万人,剩下的十几万大军都部署在了沙特边境。
当时沙特也十分担心自己遭到入侵,还不断放出信号,声称自己手中拥有重量型的先进武器。但奈何萨达姆根本不把这种暗戳戳的警告放在眼里。
科威特遭到入侵之后,联合国立即做出了反映,美国摩拳擦掌,决定以暴制暴。
但当时联合国处于综合考量,还是决定先谈判,以“和平解决”为上,因此派出了中国代表团,前去伊拉克谈判。
中国认为,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残暴行为,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侵略行为。
但中东地区一向不太平,萨达姆当政之后,战争更是频繁。两伊战争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,而且中东地区的战争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世界,彼时第二次世界战争刚结束半个世纪,如果再爆发大的争端,于哪个国家都没有好处。
中方谈判
11月,钱其琛来到了伊拉克。钱其琛来到伊拉克之后,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和萨达姆见面,而是先和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进行交涉。
但在谈话过程中,钱其琛发现,阿齐兹丝毫不觉得自己国家的侵略行为有什么不妥,谈到最后,更索性有意避开这个问题。
谈话结束后,钱其琛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萨达姆身上,他希望通过交谈,能够让萨达姆改变想法,否则联合大军和伊拉克必定会有一场大战。
第二天一早,钱其琛和代表团乘坐汽车前往萨达姆的住所。国际传闻,萨达姆为防暗杀,有多个住所,行踪不定,而且还有不少替身,因此钱其琛等人在城中绕来绕去,许久才来到了一处隐秘的军事驻地。
面对中国代表团的到来,萨达姆的态度还算“谦和”,双方落座之后,钱其琛直接步入正题,表明这次对话,是希望能够解决当前的海湾危机。
钱其琛率先说到:“我会认真听取总统阁下谈谈如何和平解决问题”。一说到这个问题,萨达姆显得有些不高兴,随后他说了一句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惊的话。
“科威特本就是伊拉克领土的一部分,就如同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。”“伊拉克历届领导人从来没有以法律形式承认过伊科边界,而现在,科威特仗着美国做靠山,企图利用美国对伊拉克施压。”
钱其琛听出了萨达姆话语中的怒意,随后他说:“香港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,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,目前中英正在谈判,英国同意归还香港,而现在,正是香港回归过渡期。而科威特不同,他是一个主权国家,是国际上普遍承认的,即便伊拉克不承认这点,但在国际上,这一事实无从争辩。”
萨达姆沉默良久,终究不肯低头:“在未得到美军撤军的明确保证下,伊拉克不会做出任何表态。如果得到保证,我将采取大方的、发放的态度。”
这次谈话最终没有得到什么实际性的结果,谈话结束后,钱其琛感叹,萨达姆冥顽不明,战争恐怕在所难免了,而伊拉克也将会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。
自食苦果,遗祸多年
既然伊拉克拒不撤兵,那么美国也就有了正当理由,这一场战争,其实美国早已经盼望已久,他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再次向世界证明,他们才是世界的霸主。
美国靠战争发家,而后立足于世界,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,让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,他们国家的大部分人民,早已经疲惫不堪,出现了极度厌战的情况。
而萨达姆这一次发动战争,也是在赌美国敢不敢出手,骄傲自大的萨达姆认为,美国一定会谨记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带来的痛楚,谨慎出兵。
但美国不仅要敲打伊拉克,更是为了宝藏“石油”。中东地区拥有全世界60%的石油,倘若放任不管,伊拉克控制了海湾地区,美国再无可奈何。
因此这时候出手,是最好的时机,尽管美国内部意见不统一,但在布什的决定下,西方国家还在不断往海湾地区增兵。
从8月7日起,多国部队已经完成了防御和进攻部署,海湾地区的兵力已经多达80万。美国更是出动了25万大军,作战物资54.4万吨,还有无数先进武器。
10月,在美国的领导下,各国开始在海湾地区进行军事演练,目的就是为了震慑伊拉克。与此同时,伊拉克也在不断地修建驻地,准备武器。
11月29日,安理会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从科威特撤兵,否则后果自负。固执的萨达姆直接选择了无视。
1991年1月17日,联合军对伊拉克发动了空隙,这场空隙持续了42天。美军先是出动了3万架次飞机,发射导弹240多枚。
在炮弹的轰炸下,伊拉克的通信中心、机场、导弹基地、防空体系、雷达等重要设施全部被摧毁。
1月31日,美国开始轰炸伊拉克的交通枢纽和运输路线,伊拉克军队的装备储存和军队基地也遭到了重创。
红海有美国的3个航母编队,空中则是从四面八方用来的几百架飞机,海湾地区的土地,在战争中遍布狼烟。
2月24日至2月28日,美国启动“沙漠军刀”行动,这四天之内,他们以秋风扫落叶般的速度结束了这场战争。
多国联军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夹击而来,伊拉克在科威特的国卫队很快被歼灭,伊拉克国内的师团也被打垮,而伊拉克辛苦建立起来的海军则在这场战争中彻底被消灭。
“海湾战争是伊拉克替全世界挨下的一巴掌,不仅挨打的疼的死去活来,围观的也都冷汗嗖嗖。”海湾战争结束后,人们这样说道。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海湾战争实在是可怖,它是继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再一次震惊世人的战争。
海湾战争中,各国展现了数不清的高科技武器装备,坦克、飞机、航母早已是司空见惯。这场战争,导致全球军事理念变革。
此战过后,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美国和沙特,萨达姆为自己的轻狂付出了代价,而美国则靠着这场战争维护了自身的霸权。
不仅如此,美国的国际地位再一次提升,还博得了中东国家的好感,从此海湾地区、全球石油市场,美国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权。
有人欢喜有人愁,反观伊拉克,战争过后,伊拉克损失了两千亿美金,军队战斗力几乎被碾压为零,战争中投放的生化武器还导致伊拉克人们染上恶疾。
自此之后,伊拉克受到联合国钳制,不仅被经济制裁,还时不时被突击检查,以防止伊拉克拥有先进武器。
海湾战争同时也葬送了萨达姆的未来,2003年,在西方国家的干预下,萨达姆下台。2006年,萨达姆被捕,并被处以绞刑。
贪婪自大的人最终走向了灭亡,他可以一死了之,但伊拉克却在风雨飘摇中走向未知的前路。
